车东西3月4日消息,今天下午,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郑重进入了两会时间。
▲图左为雷军今天参加采访照片(图源央视新闻),图右为雷军去年参加两会照片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提出要加大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推广力度;针对出海零部件“回国检测”,要逐步放开进口限制,修订法规标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规划与产能布局。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提出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建立新型储能定期安全检查制度等建议。
当下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一些新的技术如无人驾驶等产品都在快速落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的提升,慢慢的变成了国内汽车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车企大佬对于汽车行业的思考无疑更加深入,而从他们的提案中,可以窥见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提案中带来5项建议,分别是:《关于快速推进无人驾驶量产的建议》、《关于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建议》、《关于快速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建议》、《关于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的建议》、《关于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的建议》。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雷军提出了7次“力争”,为无人驾驶和AI发展建言。
在无人驾驶方面,雷军表示,我国L3级无人驾驶正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级无人驾驶示范应用稳步推进,无人驾驶汽车量产初具条件,亟需加强自动驾驶功能量产应用。
尽管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研发技术处于全球并跑阶段,但是在量产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专属保险、安全宣传不足、法律和法规不完善等,使得产业界难以进行清晰的产品规划和推广应用。
(1)推进无人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快速推进无人驾驶汽车全国性测试验证,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同时加快量产商用进程,尽快明确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预期,力争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无人驾驶、城市无人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
(2)力争2026年前完成设立无人驾驶汽车专属保险,包括交强险、商业险、三责险等,降低无人驾驶汽车推广门槛,维护驾驶人、乘客和行人的权益。
(3)加快建设无人驾驶全国性法律体系,明确合法上路身份;加快建设国家层面的无人驾驶统一标准体系,为无人驾驶汽车量产提供清晰的技术准则。
同时,持续加强无人驾驶的宣传教育,严格规范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完全无人驾驶等用词和适用场景,避免夸大宣传。
随着年轻消费者数量增多,用户对汽车外观与个性化功能拥有更加多元化的需求。
国内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自2016年12月起试点启用,采用渐变绿色为主色调,在某一些程度上制约了汽车产品的设计效果,现有汽车号牌不具备智能化能力,难以满足日常出行、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发展需求。
对此,雷军提出,优化号牌颜色设计、拓展号牌智能化功能对于推进汽车消费、增加经济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拓展号牌智能化功能,将车辆交通信息卡功能内置到号牌中,外观增加二维码信息查询功能,方便交通管理和应急事项处置。
(3)选择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先、市场需求旺盛的城市试点。试点期间设置用户反馈渠道,及时收集用户对新式样号牌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采纳合理的反馈。
针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雷军认为,现阶段我国充电桩、车载硬件、辅助智能终端等产业领域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如充电桩建设需持续优化布局,汽车生态设备接口不统一,汽车生态配套产品较为匮乏、缺乏统一标准等。
(1)推动充电设施相互连通。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建立统一平台,推动车企和桩企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
(2)开展车载硬件技术协议标准化建设。有关部门组织行业共同制定汽车车载硬件和终端设备的接口标准、软件通讯协议规范,提升生态开发者开发和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同类型产品在不一样的品牌和车型的适配度。
(3)鼓励车企开放智能生态。建议国家引导汽车行业借鉴智能家居模式,推进行业内外共同制定车联网的有关技术和标准,实现多场景智能终端产品互联互通。
雷军建议,力争2027年内初步建成人工智能终端标准体系,2030年率先形成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终端标准体系。
关于近几年爆火的AI行业,雷军也提出了2条建议,包括健全人工智能终端标准体系,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加大人工智能终端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创新发展等。
值得注意的是,曾被AI配音困扰的雷军在本次提案中也提到了“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的内容。
“AI换脸拟声”不当滥用造成了违法侵犯权利的行为的重灾区,雷军提出,探索推出人工智能单行法,提高立法位阶及其效力,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等各方的责任,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等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围绕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提出8项建议,聚焦在创新驱动、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方面。
结合关键要点来看,在汽车领域,冯兴亚表示,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在设计领域、制造能力、应用生态、测试认证体系等方面,仍需各方协同推进完善。
对此,冯兴亚表示,要攻克关键设计短板、提升核心制造能力、扩大终端应用和完善认证体系。
面对动力电池的大规模“退役”,如何更好地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成为汽车产业链的新课题。冯兴亚表示,希望尽快出台专项法规标准、加快产业规划优化产能布局、完善监管措施推动规范运营。
对于换电模式,冯兴亚提出希望加大换电模式政策力度、加快统筹规划布局、逐步统一换电标准等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针对出海零部件“回国检测难”的问题,冯兴亚表示,要逐步放开进口限制,短期可建立回收试点,长期可修订法规标准、优化流程,破解“回国难”的问题。
无障碍车是保障特殊群体出行的关键工具,但现有无障碍汽车数量少、开发成本高、改装难,数量与需求量完全不匹配。
为此,冯兴亚认为,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无障碍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宽合法改装范围,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无障碍汽车的推广普及,为特殊群体创造更好生活条件。
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如何推动电动汽车产业与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产业产业的发展?
冯兴亚提出,希望能够通过集群发展、共享电车技术、产学研协作及跨部门机制优化,推动与电车产业融合,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冯兴亚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已刻不容缓。他希望加快政策规划、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示范应用进程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带来了《关于逐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水平 推动行业高水平发展的提案》,聚焦在新型储能领域建言献策。
曾毓群针对国内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发展,但储能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国内新型储能面临调用少、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关于逐步提升新型储能市场化运用的建议。
曾毓群觉得应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机制,最重要的包含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和容量补偿机制。
曾毓群说:“国家应尽快建立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形成电化学储电站的具体检验测试方案,明确储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检验测试条件、方法和周期等。定检机制将及时剔除带病储能,确保储能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为储能产业实现高水平运用、转向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
两会开幕期间,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分享了一些关于智能汽车产业的看法。
何小鹏表示,从趋势看,汽车公司都必须转型为机器人汽车公司,未来汽车会变成有四个轮子的移动机器人。
何小鹏认为,未来汽车的形态是:上半身是居住和工作空间,下半身是底盘,中间是智能座舱,车顶是飞行器,车尾是
何小鹏还表示,未来汽车将实现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包括城市、高速、停车场、乡村道路等,实现点到点的自动驾驶。
总的来看,2025年全国两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及AI行业论题上亮点频出。车界大佬和行业链领军人物带来了深刻的行业洞察和可执行的操作方案,干货满满。
虽然车圈企业关注焦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希望今年无人驾驶量产落地落地加快,无论是补能还是生产,都要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使用体验,此外,要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同时也要警惕AI滥用带来的风险。
两会车圈提案将无人驾驶量产进一步提上日程,何时能真正落地?我们将持续关注。